•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專家認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保護主義抬頭,風險成為全球海運業的「新常態」。路透

產業專家:全球海運業面臨風險「新常態」

2024/05/31

專家認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保護主義抬頭和氣候變遷帶來的壓力不斷增加,風險成為全球海運業的「新常態」。 路透報導,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周一在加州長堤舉行的標普全球TPM24貨櫃航運會議開幕式上表示:「全球局勢持續緊張…我認為全球的危險水準是二戰結束以來從未見過的」。 葉門青年運動(又譯胡塞武裝組織)針對紅海和亞丁灣商船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是與會者最關心的問題,但遠非唯一的擔憂。 蓋茨對與會者說:「長期以來直到最近,你們面臨的環境一直相對放鬆,但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種放鬆的環境可能已經成為過去。」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威廉斯(Chris Williamson)表示,今年是該公司對海運業進行預測25年以來,風險最高的一年。 威廉斯說,除紅海襲擊事件外,今年將有占全球一半人口的國家和地區舉行選舉,這可能會帶來更多的保...


日圓兌歐元本月來貶值速度已超過日圓兌美元,交叉匯率接近歷史低點。 (路透)

日圓狂貶威脅我工具機業 台灣廠商出口競爭壓力更大了

2024/05/30

由於市場加強揣測歐洲央行(ECB)將因通膨居高不下而緩慢降息,日圓兌歐元本月來貶值速度已超過日圓兌美元,交叉匯率接近歷史低點,成為日本出口商利多。但這也可能讓已承受日圓貶值競爭壓力的台灣工具機出口,遭遇更大挑戰。 日圓兌歐元29日盤中維持在平盤附近,報170.65日圓兌1歐元,距離4月29日觸及的紀錄新低171.56日圓不遠,本月來累計貶值1.4%,相較下,日圓兌美元同期小幅升值0.3%。 儘管日本銀行(央行)3月結束全球最後的負利率政策,與聯準會(Fed)及ECB等其他央行利差依然龐大。ECB官員對降息步伐已出現歧見,提高投資人認為ECB將漸進降息的預期;英國央行預料也將因通膨頑固緩慢降息,帶動英鎊兌日圓一度升至2008年以來最高。 近來市場低度波動,也增添日圓利空,因為會鼓勵投資人進行套利交易,以低成本借入更多日圓、投資國外收益率更高的資產。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2...


國發會27日發布4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5分,較3月增加4分,燈號轉向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記者陳正興/攝影

景氣趨熱!4月亮出黃紅燈 人工智慧商機推升出口

2024/05/28

國發會昨(27)日發布4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5分,較3月增加4分,燈號轉向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是睽違二年二個月以來首次呈現黃紅燈,主要是AI太威,使景氣復甦大躍進。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4月再亮黃紅燈,最關鍵因素為AI相關應用商機,包括高速運算、雲端服務,有助於資通訊及視聽設備出口表現,且不僅外在需求增加,電機設備進口也是好轉,批發部分也因為出口轉佳而好轉。整體而言,進口有需求、出口續擴張,銷售、生產等都帶動景氣轉好。 至於代表未來景氣的領先指標,4月較3月上升0.5%,已經連七個月上升,累計增福2.5%;4月同時指標較3月上升0.93%,已連13個月上升,累計增幅8.95%。 至於黃紅燈有沒有機會延續?吳明蕙表示,必須保持審慎樂觀態度,並密切關注外在局勢變化,雖然領先和同時指標均呈現上揚,代表景氣應是穩步復甦狀態,仍須留意相關風險,特別是美...


(路透) 最新出爐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顯示,從美國到歐洲與亞洲的經濟活動升溫。

全球 PMI 報喜牽動降息腳步 路透:為延後下調利率提供空間

2024/05/24

最新出爐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顯示,從美國到歐洲與亞洲的經濟活動升溫,而全球企業的業績也普遍改善,路透報導指出,這為各國央行延後降息提供了空間。 標普全球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綜合PMI升抵54.4,是2022年4月來最高,衡量輸入價格的指標也攀抵去年9月來次高,顯示通膨壓力仍強。美債殖利率早盤應聲上揚,交易員也把聯準會(Fed)今年首次降息的時間延後到12月。 在歐洲,拜服務需求旺盛之賜,5月經濟活動的擴張速度為一年來最快,而製造業則顯露接近復甦跡象。歐元區5月HCOB綜合PMI初步由4月的51.7攀升至52.3,連續第三個月高於50的景氣榮枯線。 整體物價漲速為11月以來最慢,產出物價指數從53.7跌至52.5,可能為歐洲央行的寬鬆政策開啟大門。各界普遍預期歐洲央行的決策官員將在兩周後的會議上降息。 凱投宏觀分析師帕爾馬斯表示:「歐洲央行仍很可...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際能源總署:全球發電相關碳排2023年創新高

2024/05/24

國際能源總署今天表示,全球的發電相關碳排去年創新高,有部分原因是一些國家的水力發電受乾旱打擊,轉而增加化石燃料使用所致。 路透社報導,科學界表明若想限制全球氣溫增幅、防止氣候變遷失控,就必須在今後幾年戮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當中最主要就是減少燃燒化石燃料。 國際能源總署(IEA)在一份報告裡說:「二氧化碳排放量非但未如邁向巴黎氣候協定立下的全球氣候目標般迅速下降,反而創新高。」報告內的分析顯示,來自發電相關的碳排在2023年增加4.1億噸來到374億噸,增加約1.1%。 報告指出,雖然諸如風力、太陽能與電動車等清潔能源科技在全球的擴大使用有助減低碳排增幅,但中國走出疫情後重啟經濟、水力發電量低的國家增加使用化石燃料和航空業的復甦,仍導致總體全球碳排上升。 因極端乾旱而採替代水力發電的措施約佔碳排增長的40%,約合1.7億噸二氧化碳。報告指出「若非如此,全球發電領域的...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 記者曾學仁/攝影

行政院首場院會/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鎖定工具機 轉型智造

2024/05/23

新任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昨(22)日表示,未來國科會的任務是,將台灣科技經濟發展成功擴及整個產業,「均衡且快速」成長,將跨部會合作,提出產業智慧化、數位化行動計畫,預計三個月內提出具體方案,首先鎖定工具機轉型為智慧製造。 在半導體領域,他提及,將在目前半導體基礎上,發展「功率半導體」,未來應用在智慧電網及電動車,從半導體到模組,都能有台灣產業。同時,也要將AI應用到各行各業、包含製造業及食醫住行等服務業。 吳誠文昨日與媒體茶敘,他表示,「均衡」是賴總統非常強調的施政目標,包含區域、產業均衡,除與經濟部攜手推動產業數位化,也要跨部會合作,在台灣科技產業實力基礎上,協助傳統產業等各行各業發展,其中他更特別點名工具機產業將轉型為智慧製造。 他提及,未來希望IC設計業者能為台灣智慧製造設計晶片;甚至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智慧製造也需要異業結盟。 吳誠文表示,台灣的科學園區是全世界...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4月外銷訂單 傳產貨品接單...黑翻紅

2024/05/21

經濟部昨(20)日發布4月外銷訂單金額,傳產貨品接單表現似乎出現曙光。包括基本金屬製品、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等傳統貨品接單年增率,紛紛由黑翻紅;機械接單雖仍受投資意願保守衝擊,但因半導體設備接單成長,年減幅縮小。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4月機械產品接單15.9億美元,年減3.4%,主因全球景氣復甦步調緩慢,廠商投資意願仍顯保守,惟半導體設備接單成長,抵銷部分減幅。 4月機械接單年減幅度由3月的二位數,轉為個位數,減幅縮小。 黃于玲分析,近期包括基本金屬、化學品、塑橡膠製品等傳統貨品接單,都受惠於庫存回補效應,加上部分原物料價格如石油漲價,挹注訂單金額,因此接單年增率由上月負成長轉為正成長。 她表示,經濟部樂見庫存回補動作,也認為會持續,惟因客戶現在下單節奏有別於過去,現多以急單或轉單方式回補庫存,究竟庫存回補會持續多久,或是轉為穩定訂單,仍有待觀察。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車險保費估增6%

2024/05/21

2023年台灣車市買氣強勁,新車銷量創紀錄,車廠預期2024年將微幅降溫,但仍將優於新冠疫情前的表現;產險公會預估,今年車險保費年增率上看6%,全年總保費可能增加至1,295.2億元。 產險簽單保費在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簽單保費達2,437億元,較2022年增加234億元,成長10.6%,其中,2023年全年含汽車、機車及微型電動二輪車在內的強制汽車責任險簽單保費收入為193.88億元,年增1.4%;任意汽車保險簽單保費在2023年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56.67億元,較2022年增加9.9%。整體而言,汽車保險保費共1,250.55億元,年增8.49%。 產險公會分析,2023年汽車銷售年成長11%,其主要原因為2023年全球疫情緩解後,汽車產能供應逐漸回復,先前在疫情期間所累積的未交車訂單,終於在2023年獲得大量交車的機會。全年總市場最終銷售量為47萬6,98...


印尼低價鎳幾乎無限量供應,導致多數大型鎳礦區無不面臨存亡威脅。(路透)

印尼低價鎳敲響礦場警鐘 許多大型鎳礦區無利可圖

2024/05/21

由於印尼的低價鎳幾乎無限量供應,世界上很多大型鎳礦區前景黯淡,無不面臨存亡威脅。 彭博資訊報導,以最近價格計算,大約有一半鎳礦事業都無利可圖,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礦業公司主管上周紛紛警告復甦前景渺茫。 鎳是電動車的關鍵原料,也是西方各國政府為確保全球經濟脫碳所需供應鏈的一環,但諷刺的是,印尼靠燃煤生產的鎳價格過低,致使從澳洲到新喀里多尼亞的鎳礦開採正在面臨崩潰。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上周對鎳金屬事業提列減損5億美元,執行長萬布拉德(Duncan Wanblad)表示,印尼鎳礦帶來了嚴重的結構性挑戰,為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其他鎳鐵企業帶來了成本壓力。 傳統上,鎳分為兩類:用於製造不銹鋼的低等級鎳,以及用於電池的高等級鎳。 印尼大規模擴張低等級鎳生產導致供應過剩,而加工創新使這些過剩的產品得以提煉成高品質的產品。 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法...


首季製造業整體產值達4兆4,194億元,較上年同季增加4.56%,也終結2022年第4季以來連續五季負成長。 聯合報系資料照

製造業產值增4.5%終止連五黑 科技業已全面復甦

2024/05/20

經濟部昨(17)日公布2024年第1季製造業產值統計,受惠AI、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成長,資訊電子產業接單強勁,帶動首季製造業整體產值達4兆4,194億元,較上年同季增加4.56%,也終結2022年第4季以來連續五季負成長。 迎來久違的好消息,經濟部指出,根據製造業各業產值統計,與「科技業」相關行業已全面復甦。 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1兆4,010億元,較上年同季增加11.76%,其中積體電路業產值攀升至8,890億元,年增14.06%,主因受惠人工智慧與高速運算需求強勁,帶動12吋晶圓代工持續增產,加以IC設計因客戶積極拓展應用領域及拉貨動能回升而增產;面板及其組件業因大尺寸面板產品價格較上年同季增加,加以上年同季比較基數偏低,產值增至1,181億元,年增9.99%。 另,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產值3,393億元,為歷年同季新高,較上年同季增加...